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涿鹿 > 正文

“桑干溯源,公益善行”活动系列报道之35:寻找那即将消失的村庄

添加:sl003   2019/6/29 0:00:09   通讯员投稿,禁止转载   点击:1866

  “桑干溯源,公益善行”活动系列报道之三十五【寻找那即将消失的村庄】

  搜鹿网讯(通讯员溪之源)几个月以前,薛在海先生就想再去一次涿鹿西部山区的平方寺村。因为那里在去年进行了整体搬迁,搬迁后村庄成了什么样子了,那些熟悉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带着这个问题,6月25日,“桑干溯源,公益善行”一行5人来到了平方寺村。

  清晨5点钟,我们从县城出发,沿着西大道,从长疃村过了桑干河,走溪源岭、护路湾,40多分钟后到达了屈庄村。这次出行,除了我和老薛,还有王亚平和她的妹妹。王亚平的老家是屈庄村,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师,曾经在屈庄村任教。在她们小时候,跟随父亲搬到了县城。母亲今年73岁了,退休后一直在县城居住。人老了就会怀旧,从去年开始在屈庄村租了一个小院,到了夏天就住在这里,看看这里曾经的老乡和学生,享受新鲜的空气和独有的清凉。头天晚上,王亚平就给母亲打了电话,让给我们准备早点。我们进了小院,老人早就准备好了早点,烧饼、蛋糕、煮鸡蛋、绿豆稀粥,还有苏子叶拌咸菜,院里自己种的生菜、臭菜等。

  吃过早点,我们便准备出发。王亚平的母亲听说车子上还有座位,也想到平方寺看看。于是,一行五人向平方寺村进发,时间是早晨6点15分。

  顺着沙河边的水泥道路走到了苏家湾河口,向南钻进了通向木厂的道路。过了泉子沟,前边又是一个三岔路口。向左是木厂村,向右便是通往平方寺村的路。

  进了山沟,路边的青杠(不知道学名)花开得正艳。扑面而来的的香味,似5月的丁香,又像江南的茉莉,香气袭人,沁人心脾。

  这里10多年前就修通了水泥路,路不是很宽,里边是峭壁,外边是悬崖,时不时地还有几个上大坡带急转弯,如不是多年的老司机,新手是万万不敢在这里开车的。

  走到一个小平台上,这里是当年修水泥路时的临时水泥搅拌场,旁边立了一个照壁,上书“马牙水村”。

  马牙水是原孙家沟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平方寺村东南的土岗上,距平方寺村5里,它东依二郎山,西临宣化县,南为板山山脉,西北连平方寺村,村海拔1467米。该村为山区,种植业以谷子、黍子、土豆为主。

  马牙水辽代建村,因取水于形似马牙的山崖,故名马牙水。该村原为孙家沟西部山区的中心村,1939年,日伪“涿鹿县公署”曾一度在这里设置伪大乡,并设立据点,由日伪军驻守,1943年6月被八路军北山武工队铲除。1953年到1956年,这里为马牙水乡人民委员会驻地,1958~1961年,麦田人民公社在此设立管理区。1996年2月,孙家沟乡并入武家沟镇后,马牙水村被撤销行政村建制,并入平方寺村。

  村里原来有泰山庙、龙王庙、马王庙、孔子庙、观音庙及泰山庙戏台,每逢农历四月初八都要开庙会,唱大戏。宣化傅家堡以及周边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来逛庙会,看大戏,好不热闹。现庙宇和戏台都已坍塌,只剩下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望着那片片残垣和那颗老松树,不禁令人思绪万千……

  2016年,我和谷新声老师编写《魅力武家沟镇》一书时曾到过这里拍照和了解情况,那时村里常住人口尚有9人,如今只剩下两个人。他们是马牙水村老支部书记,78岁的王占山和他74岁的老伴。

  告别了马牙水,顺着那条不很宽绰的水泥路来到了平方寺村。

  平方寺村是涿鹿县最西边的一个村庄,隋代建村时附近有座平方寺,建村后故名平方寺。马家沟和马牙水为该村自然村。它西与宣化县交界,东为二郎山,东南与马牙水村接壤,北与马家沟村毗邻,村海拔1123.5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6′20",北纬40°14′32"。该村为山区,种植业以谷子、黍子、土豆为主。

  2016年我和谷新声老师来时,村户籍人口192人,常住人口49人。现在常住人口只剩下3个人。

  薛在海先生曾多次到过平方寺村,去年秋天在这里买了100斤老品种红苗谷子,认识村里好多人,可绕村转里一圈,连个人影也没看到。

  街巷的小路长满了野草。

  因为马家沟是平方寺村的自然村,不去马家沟也就等于没有到平方寺。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去马家沟。怎么走,我们谁也没去过,问问路,又找不见人,打开百度地图,也没有信号,虽然在马牙水王占山老人告诉我们车可以开到马家沟,并可以通过大洼沟到达苏家湾,但我们心里没底,一旦车子出点问题,没有通讯信号,连个帮忙的也没有。安全起见,我们沿着一条比较宽绰的土路步行而去。

  原来,平方寺村到马家沟也就是不足1.5公里,但我们偏偏走错了路,虽然最终这条路又归到了那条路,但足足绕了2公里多地,返回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并不是走错了路,这时为了缓解坡度绕行的道路。不过,出来除了了解一些需要的情况,那就是玩,同时也领略到别样的风景。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农药污染,所以许多熟悉的动物,而今很多地方都看不到的这里都还有。一路上,彩蝶纷飞,但手机很难捕捉到它的倩影。好不容易拍了一张。

  到处是蚂蚱和盛开的野花。

  山杏也熟了。

  刚出土不久的黍子苗。

  到了马家沟村口,一个老者正在锄地。老薛上前一看,原来是去年卖给他谷子的王生杰老人。他就是常住平方寺村3人的其中之一。当老薛问他秋天能不能再买点老品种谷子,他告诉我们,去年他没有留下谷种,红苗谷子在这里已经绝种,要种就是杂交谷子。

  老薛也要试上一试。

  顺着王生杰老人所指,我们来到了马家沟村。这是我第一次到这个村子,但对这个村子早有所闻,因为这里的姑娘很多在溪源村做媳妇,50年前仅我所在的第二生产队就有7个。上次我和谷老师到平方寺时,本来想到来看看,只是那天有点晚,没有把马家沟村的图片放在《魅力武家沟镇》一书中。

  马家沟村西临宣化县,东接苏家湾村,南依平方寺村,北连千儿岭村,村海拔1280米,种植业以谷子、黍子、土豆为主。

  辽代由马姓人家建村,人们依山而居,上下多层,类似过去的农家碗架。该村古代地处潘城(今保岱)通往阳原以西的古驿道旁,来往人口较多,曾是过路人休息、打尖,饮牲口的地方。这里原是孙家沟乡的一个行政村,1996年2月,孙家沟乡并入武家沟镇后,马家沟村被撤销行政村建制,并入平方寺村。

  进村后,我们走进一户人家。打问了一下,原来是这家的闺女来看望父母。

  到处是残垣断壁,想想古道旁的曾经繁华的马家沟,一股说不清的感觉油然而生。村子原来在山坡之上,龙王庙和戏台都在最高处。可这里已经没有道路可走,绕行了几次都没有接近它们。

  正当我们另辟蹊径时,迎面来了一位大姐,她姓马,丈夫姓刘,我们刚到的就是她家,那是他的女儿和外甥女。她还有两个儿子,前几年就搬到宣化洋河南居住了。老二今天也回来了,为的是在这里刨点药材卖钱。在她的指点下,我顺着那条没有路的路,终于艰难地来到了龙王庙。

  龙王庙主体建筑完好,戏台后墙坍塌,屋顶折檐。

  这里清代末期就有唱山西梆子的戏班。虽然戏装不全,水平欠佳,但在宣化傅家堡及涿鹿西山一带很有名气,经常被请到周边村镇演唱。建国初期,这里有村民200多人,1966年以后,人口持续流出,戏班日渐衰落。现在村里常住的也只有3个人。

  龙王庙正殿半墙上摆的是唱戏的箱子和帽箱。

  就这几上几下,已是筋疲力尽。好在这里有自来水,来自山间泉水。这是我参加工作40年来,第一次喝生凉水,甘甜、凉爽,解渴。

  告别了好心的大姐,路上遇见了马大姐的二儿子。

  顺着一条山沟,这正是通往平方寺村的大路,路边沟底曾经的耕地变成了绿色的湿地。

  走在这条土路上,想起了当年的溪源岭。

  一条小白蛇挡在路上,久违了,可爱的小精灵。

  终于又回到了平方寺村。这一圈收获不小,感触甚多……

 

> 网友评论
> 发表评论

资讯搜索

关键字:   
本站部分信息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网站部分内容源自网友及商家,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信息推广 | 付款方式 | 与搜鹿网对话
 涿鹿搜鹿互联网信息科技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涿鹿县涿鹿镇人民北街西侧49号
Copyright © 2007-2022 http://Sou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to:soulu@soulu365.com  冀ICP备13017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