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涿鹿 > 正文

《在溪源村的日子里》正式出版

添加:sl003   2022/5/21 14:40:50   通讯员投稿,禁止转载   点击:1188

psc_副本.jpg

  搜鹿网讯 由涿鹿作家霍汉清所著的《在溪源村的日子里》,近日由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作者在溪源村的经历,全面叙述和记载了河北省涿鹿县武家沟镇溪源村的秀美山川和作者在溪源村的生活历程,记述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全书42.3万字,566页,分为“在溪源村的日子里”“读者笔下的《溪源记忆》”“当代咏诵溪源村的的歌”“志书中记载的溪源村”四部分。

  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终身荣誉会长,涿鹿县收藏家协会会长祁要武为该书作序。

psc (2)_副本.jpg

psc (4)_副本.jpg

psc (17)_副本.jpg

psc (30)_副本.jpg

psc (53)_副本.jpg

psc (14)_副本.jpg

祁要武

psc (62)_副本.jpg

  如果说,霍汉清先生201710月出版面世的《溪源记忆》是“一部华北农耕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的话,那么,即将付梓又一部力作《在溪源村的日子里》,就是在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一个农村青年的成长史。

  接受霍汉清先生委托为这本新书作序的任务后,我深感文友的信任之深和托付之重,急急忙忙浏览过他发给我的电子版全部书稿,就在我打算一挥而就的时候,却又感觉无从下笔了。确实,我突然产生了顾虑,书稿通篇都是“作者”围绕溪源村真实的情感记录,其个人的感受、体验、领悟与我曾经的农村生活几乎别无二致,只是所处的年代、身份和记述的角度、体例和口气不同而已。而最令我钟意的是,编著者霍汉清先生的直抒胸臆,因为“生活的真谛”纯粹源于每个人自己的心得,而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我索性重新认真通读书稿,特别仔细阅读了与本书同题的第一编《在溪源的日子里》。

  《在溪源村的日子里》分《在溪源村的日子里》《读者笔下的〈溪源记忆〉》《当代咏诵溪源村的歌》和《志书中记载的溪源村》4编。第一编除了《引子》和《尾声》共1368节,占全书近70%的篇幅。作者如数家珍,朴实无华,深情诙谐,娓娓道来的叙述和抒怀,使我如临其境,久久沉浸在那个时空里,随作者感同身受地“经历”13年的漫长岁月的个中滋味,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农村社会变革交织在一起……

  溪源村位于大山深处,虽然少了些喧哗与诱惑,却从来不缺少阳光与雨露,而作者笔下醉美的、纯真的阳光和雨露,让我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在溪源村的日子里》的图景和动画。我不禁掩卷沉思,《在溪源村的日子里》的字里行间,霍汉清先生不只怀念溪源村的山水人文,更在意怀念那十几年的岁月里所经遇的人和事……

  你想,一向在县城玩耍读书的他,原本衣食充盈,无忧无虑,一下子被“赶”到了农村,顷刻间失学务农,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遇反转,他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落差。他“经历了到做饭时无米下锅、经常半饥半饱和手中没有一分钱的窘迫;经历过同年龄人无法想象的不堪重负……”直至19794月再一次走出大山,他在溪源村生活、劳动了将近13个年头。13年的青春韶华,是他人生多么宝贵时光啊。这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灵魂发育、成长,直到定型的关键阶段。他在后来的几十年工作中,能够始终不渝地秉持操守,廉洁奉公,尚德重义……,与他在溪源村的那一段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秀丽的笔架山的环抱和溪源村深厚文蕴的滋养下,在众多善良淳朴的乡亲和天真烂漫的玩伴的温暖下,及其与绿水青山和树木庄稼的对话中,霍汉清孤独的心灵得到慰藉与释放。他的遭遇是跌宕起伏的,他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尤其文中描述的,他刚回溪源村的那些日子发生的几件事,在我第一次捧读书稿时,我一下子感到揪心,禁不住潸然泪下:

  ——回村后正赶上秋收分粮,全家9口人3000多斤毛粮需要300多元人民币,去哪里闹这么多的钱呢?父亲忍痛将祖母的寿材和母亲陪嫁的德国进口玻璃砖中堂卖掉,七凑八凑还差200多元。是同队的霍明光、霍玉山、霍义山、韩天义、韩天顺、刘孝文等11户乡亲主动给他家过户(即分红户将自己账面上的红利借给欠款户过程),才分到了粮食;

  ——家里年年寅吃卯粮,为了借粮,父亲先是把县城亲戚朋友借遍了,然后借生产队的,再借左邻右舍的。开始都是父亲和母亲先给打招呼,然后让我去借。时间长了,我就直接去借了。院里五哥、侄子就不用说了,邻近的霍荣基二太爷,韩升大娘、韩有和韩明大奶奶、韩忠老奶奶,全宪玉二奶奶、韩天顺三太爷、本家“天保堂”大伯、二伯、沙坡大婶、西院六婶、三婶、东院两个大娘、南院三婶、北院四太爷,还有好多人家我都去借过米面;

  ——1968年夏天,祖母突发重病,恰好在武家沟煤矿当矿医的霍仲奇大爷回村,给祖母扎了针开了药。那时天已经黑,家里没有钱买药,村里人能借的都借遍了,进城借钱太晚,想到村医疗点的医生兼司药是本家大哥霍汉珍,父亲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欲趁无人时从那儿先赊上,次日一早进城借钱还上。谁知进了医疗点,院内院外都是人,父亲只好退出去。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父亲几次试着进去,但院里的人有增无减。正在父亲为难时,在院里乘凉的支凤金二爷问父亲,“老大,看你进来出去的,是不是抓药没有钱?”父亲低声回答说“就是。”二爷当即掏出10元钱说:“先拿着,不够我回家再拿。”父亲哽咽了,接过钱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些看似“琐事和人名及称呼”的罗列,却是他单纯的心灵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雕琢着他的心灵和性格。面对沉重的生活负担和严酷的生存困境,他没有无聊和消沉,为渡过难关,他义无反顾地去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节约用煤,他11岁学艺编苇席,12个冬天在冰点以下的屋里没有生过一盆火;为给家里挣几个零花钱,他自己买兔、建兔窝、养兔子。兔子爱吃树叶,他每逢后秋五更天,都要赶在人们还在酣睡,在大树下搂起一堆一堆的树叶背回去。等早起的人们也去搂树叶,早被他搂光了;为了挣高工分,16岁那年,他就“被”队里安排掏大粪,他硬是把又脏又累的活干到极致,还被别人“撬了行”……想来,他那执着与虔诚的神情犹如肩背十字架苦行僧一样悲壮。

  作者从一个求知欲望十足却无奈辍学的孩子,锻炼成长为建设新农村的有为青年。这期间,他一度过着吃“糠棒馍馍”、喝“酱油汤”、就“棍菜”的艰苦生活,从背不足30斤柴禾的“喜鹊窝”到“男女整半劳力”的小社员,成为“耕耩锄耬割打扇,挎起粪笸箩颠颠颠”样样精通的“好庄户”;他学会了打炕、编果筐、缚笤帚、糊顶棚、裱墙围等民间手艺,学会了修鞋、缝补衣服、缝制棉衣等“女人活”,学会了拉琴、弹弦唱大戏,成了村里的“全面手”……

  我就纳闷了,霍汉清出生在县城的孩子,原本对农活一无所知,可那些令人厌恶的脏活、腻歪活,一经他手,怎么就成了俏活、利索活,竟然还那么“抢手”?就在此“序”完稿时,“疑问”还一直在我脑海翻腾。

  我感觉,在青少年的霍汉清身上昂扬着一种精神的坚持,挥洒着灵魂的矜持。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他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而随着生活考验的加剧和思想品位的不断拓展和升华,穷困从来没有成为他道德修养的束缚,反倒映衬出他人格的完美。他像浓烈的酒,以水的状态流淌,以火的性格燃烧。他牢记父辈“勿忘感恩”“借浅还满”的言传身教,真诚地接人待物。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他冷静平和,积极乐观去化释……这一切,都源于其内心细腻丰富的情感和繁复的人生历练,每每遇到生活、工作的“拐弯”时,他就多了一份敬畏与感恩,在人生的跌宕中,顿悟“境由心造”的要妙。

  很荣幸,霍汉清先生给我机会先于别人阅读书稿,更庆幸的是,通过书稿,我“结识”了那么多淳朴可敬的人,“邂逅”了为他生命底色涂墨着色的人。

  毫无疑问,霍汉清先生《在溪源村的日子里》,用自己的叙述方式和专有主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健康、绚丽、热烈而又多情的魅力溪源村。然而,作为人类表达功能的文字语言艺术,呈现给我们的,应该不仅是“眼中之物”的形与色的美感,还应通过“心中之声”去阐释一个更为深刻、宏远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使我们通过阅读《在溪源村的日子里》,实实在在地感悟到,岁月是永存的诗篇。正如作家冯骥才说:“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倏忽间,霍汉清先生即将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小青年进入古稀之年,虽不能说“功成名就”,但其已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在溪源村的日子里》即将付梓之际,我想说,此书耐读,有嚼头,对于过来人和后生都大有裨益。建议一阅,本序之愿。

26个世界读书日草于林枝子藏书院



 

 

  我写的《溪源记忆》201710月出版之后,没有料到的是,竟促成了《在溪源村的日子里》的写作,从而使《溪源记忆》有了它的姊妹篇。

  《溪源记忆》是一部近似史志体例,全面描述溪源村人文历史的书籍,只是在《乡情乡韵》一章中谈到了自己在溪源村的一些往事。它是在《溪源记忆》写作过程中,根据该书主题需要抒发的特定记忆,并不能涵盖我在溪源村的所有经历和乡恋。这期间,一处处景物,一件件往事,一句句乡音……,不止一次涌上心头,勾起我那浓浓的乡情,引发我内心深处的波澜……

  从2017年底开始,我开始着手《在溪源村的日子里》的写作。在同时参加“桑干溯源公益善行”活动和编写《山西梆子在涿鹿》《情系中石化》《记忆中的涿鹿城》三本书的3年时间里,或下乡采风,或外出采访,不止一次遇到与自己小时候生活、劳动相似的情景,便触景生情,引起回忆,激发灵感。这时候,我就马上记在本子上,当晚便将这些记忆的火花写出来。不经意间竟写出了70多篇短文,共计17多万字。这些短文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我自19669月回乡,到19794月返城,近13年的生活经历。

  这个写作过程是美好的,它让我踏上了寻觅被岁月洗刷的往事,回忆淬练身心与成长的历程。其间不乏失意的场景,但更多的是鼓足心气,调整人生航向,充满阳光的心路历程。在回忆的畅想写作中,我的心灵得以抚慰,精神振奋,心绪飞扬。因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所以一切都是来自生活本身,都是当时真实生活的感情流露。完成书稿,搁笔静思,又好像回到了那个岁月里。我忽然悟到,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或许是在溪源村生活的太久了,或许我沿袭了溪源村父老乡亲的生活习性,习惯了他们的言行举止,所以在写作中如同又回到溪源村,回到家乡父老中间,和以往与他们一样交往的状态中叙述情缘,故家乡方言自然流露。用一个朋友的话说,书稿如同“用土坷垃堆积起来的”“土的掉渣”。实际上除了自己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不足,更多的则是自己喜欢农村人直来直去说话的缘故。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虽然是个人的回忆录,但我尽力把所处的时代背景表现出来,力求使读者在阅读《在溪源村的日子里》时,能够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我出生的年代,正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面临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一穷二白就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我们少年时所有人的生活都不富裕,我的同龄人,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人都有与我同样的经历和感受。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这些少年时被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憧憬,早已实现并成为了过去。小时候“天天穿新衣,顿顿大米饭”的梦想再也不是什么奢望。以前做饭前盘算的是如何找米下锅,如今不知道吃些什么才好。时代变化快得让我们这些“奔七”的老年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我的少年时代是人民公社时期,那时候,农村依然延续着几千年来流传下的传统耕种方式,当一个懂农业、能干好农活的“好庄户”是我当时的追求,短短40年间农村发生的变化使我感到惊讶。今天,城市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商品应有尽有。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到邻村或县城寄宿读书,年轻人进城打工,村里只剩下留守的老年人。农村大片土地无人耕种,我小时候许多被视为“眼睛珠”的土地被撂荒了。如今,吃不到小时候的老品种食物,那些曾经的农具进了博物馆……。面对土地问题,还有粮食安全等等问题,我隐隐约约有些不安。或许我们曾经受过很多苦难,或许是我们真的穷怕了……

  我们这一代人,是经历由贫困奔向小康,经历科技进步最快、社会发展变革最大、生话方式转化最显著的一代人。我们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受过苦难、挨过饥饿,经过彷徨、有过失望,作过美梦、有过理想。

  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曾经遭受贫穷,但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没有经历兵荒马乱的战争、颠沛流离的逃亡、国破家亡的痛泣和妻离子散的悲伤!比起父辈们,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之所以要把过去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既是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也是对当今幸福生活的赞美。只有不忘过去,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感恩我们伟大的党和伟大的祖国。

  在写作中,得到了许多的文友和老师的大力帮助。涿鹿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谷新声老师为全书的谋篇布局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祁要武老师为拙作写了序言,涿鹿县轩辕旗袍队队长高润香、小妹霍丽英对书稿进行了细致的校对,王树忠、网友长白樵子提供了许多照片,涿鹿县知名民俗文化学者许茂生老师对书稿作了最后审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还要感谢对我写作一贯支持的文友们。每当我把其中的几篇发表在QQ空间,立即引来网友的评论和热议。如“看电影”“记工员和工分制”“小喇叭”等。他们都说看了以后觉得又回到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生活,说我写的真实,和他们当时所处的情况一样等等,并鼓励我继续写下去。正是有了他们的鼓励,才使书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本书稿加上部分读者对《溪源记忆》的评价、近三年收集到游客赞美溪源村的诗词歌赋,以及多年来收集志书中关于溪源村的资料,共计25万多字。

  涿鹿县武家沟镇溪源村是个美丽的山村,希望朋友们读了《溪源记忆》和《在溪源村的日子里》,能够引起对曾经农耕生活的美好回忆,对溪源村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美丽的溪源村欢迎您!

霍汉清

202151日于涿鹿县城鼓楼北苑

  作者简介:

psc (64)_副本.jpg

  霍汉清,男,汉族,19561月出生,祖籍涿鹿县武家沟镇溪源村,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经济师职称。19799月参加工作,先后供职于涿鹿县石油公司、河北省石油总公司6604管理处和中石化张家口石油分公司,20161月退休。

  11岁辍学务农,编苇席,育良种,精通农业种植。1987年通过河北省自学考试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学历。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张家口市诗词协会涿鹿分会、涿鹿县民俗文化协会、涿鹿晋剧文化研究会等四个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涿鹿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涿鹿县戏曲界联合会副会长,涿鹿县苇席编织非遗传承人。20206月,被中共涿鹿县委、涿鹿县人民政府授予涿鹿县第一批“涿鹿工匠”称号。

  参与涿鹿县多部书籍的编写和摄影,《魅力武家沟镇》副主编,著有《溪源记忆》《山西梆子在涿鹿》《情系中石化》《记忆中的涿鹿城》等。

 

> 网友评论
> 发表评论

资讯搜索

关键字:   
本站部分信息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网站部分内容源自网友及商家,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信息推广 | 付款方式 | 与搜鹿网对话
 涿鹿搜鹿互联网信息科技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涿鹿县涿鹿镇人民北街西侧49号
Copyright © 2007-2022 http://Soulu36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to:soulu@soulu365.com  冀ICP备13017213号